如果我們重逢的話,一定要再點燃篝火—《殭屍校園》

虎年春節期間最受歡迎的劇集,應該就是韓劇《殭屍校園》(지금 우리 학교는, All of Us Are Dead, 2022)了。《殭屍校園》作為殭屍類型劇,在搬演大量殭屍與活人追、趕、跑、跳、碰的劇碼之餘,也觸及了明星臉、霸凌、無症狀感染者等多項議題。

建實新村常民記憶與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再利用—《沙灣拾夢|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修復再利用工程紀錄片》

基隆市文化局自今年7月22日起至30日止,在臉書粉絲團與Youtube頻道,跨周末一連9天推出「大基隆紀錄片線上展」。其中,​​《沙灣拾夢|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修復再利用工程紀錄片》,在紀錄眷舍修復的點點滴滴之餘,也留下了基隆眷村—建實新村原住戶及周遭居民的常民記憶。

不只是「異男忘」—《十七歲的你我》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太一樣,對於戲劇的同感度也會不太一樣。之前看的泰劇《我的阿弟》,莫—弟CP從第一集就開始撒糖,完全不需要焦慮「對方是不是也是」、「貿然告白會不會『被出櫃』」之類的問題,對於「零零後世代」或許是理所當然,對於其他世代卻有些脫離現實。這次看的泰劇《十七歲的你我》,因為加入了「異男忘」的要素,反倒在某些方面更貼近其他世代的生命故事。

什麼是藝術家?—《你才藝術家,你全家都藝術家!》

世上很多身份的定義、資格或特徵只要認真觀察窮究,原本的同一性幻象就會開始消散,並被分散、差異、矛盾、多義取而代之;「藝術家」即為其中之一。正在福利社展出的《你才藝術家,你全家都藝術家!》展覽,便是透過楊雅筑策展,並邀請林奕碩、邱俊達(ft.倪祥)、時永駿、蔡宗祐參展,企圖打開一個空間,讓各界討論「藝術家」這個隱晦不明的身份,進而消除某些誤解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