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斷變體的歷史,成為異質的台灣人—《歷史變體》

選舉將近,挑動敏感神經的各種老政治,經由政治人物的言行,再度華麗登場。起底過去的立場、把外交轉內銷、激發二元對立、誘使民眾各歸其位等招數,固然很老掉牙,但如果只需要動動嘴巴,就可以讓敵對再次浮現,就表示台灣的國族主義問題,從來沒有獲得真正的解決。

宗教介入性別,藝術介入宗教—《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

司法院去年5月以釋字第748號解釋:現行民法不讓同性成立永久結合關係,違背了憲法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平等權的意旨,有關機關應於2年內完成法律修定;如果逾期未完成,同性就可以依照現行民法辦理結婚登記。這號解釋固然使婚姻平權支持者歡聲雷動,但同時也引來以基督教特定派系為首的宗教社群,打算以「反同公投」綁今年底大選的方式,進行反撲動員,讓任何人都可以平等適用民法的百分百婚姻平權,增添不可知的變數。

照見21面鏡子,然後找到自己—《攝影訪談輯1》

由藝術家姚瑞中發起,多位編輯群進行採編,於今年初問世的《攝影訪談輯1》,厚達3公分,重達1公斤,跟磚塊一樣又厚又重。在重量很重的同時,這本書在內容上也有重要性,因為它收錄了台灣老、中、青三代共21位攝影師的最新訪談文字,不管是對於新聞記者、藝評寫作者、攝影史研究者,或者是對於攝影觀眾、愛好者、創作者,都是很有用的參考資料。

第一步就寫對的公文寫作心法—《寫出有溫度的文章:想想「讀者是誰」,你的文章才會有溫度,能幫你晉升的商業文章,從丟掉起承轉合開始》

作文對很多學生來說,往往不知道要怎麼寫,是一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好不容易畢業出社會了,以為可以永遠擺脫作文,卻發現上班族的生活更是整天都在寫作文。

攝影的曖昧性—李乾朗《古蹟圖影》與阮義忠《霧峰萊園1977》

離職前免不了要趕辦急案、交接工作、收拾雜物,但還是在週末留下空擋,為自己規劃一趟宜蘭的小旅行。不過,原本規劃的景點只去了一個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倒是在吃午餐時突發奇想,另外去了宜蘭火車站附近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也因此參觀了故事館第3檔展覽—李乾朗《古蹟圖影》與阮義忠《霧峰萊園1977》。

「沒有永恆」作為一種「永恆」—《終身保固—家電羅曼史》

《終身保固—家電羅曼史》透過聚集多位藝術家,展出他們以各式媒材創作而成的八件裝置或錄像作品,另再展出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收藏的四件二十世紀古早家電,嘗試探討家電對於現代人的影響為何,而上述影響涉及了什麼樣的普遍幻象建構,還有我們要如何面對上述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