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還不理解的大眾與同溫層內的朋友——《彩虹上的家—同志家庭的未竟之路》

隨著同志婚姻法制化,一些尚待解決的議題,例如跨國同婚、無血緣收養、人工生殖等,也逐漸浮現出來。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及彩虹平權大平台因而舉辦《彩虹上的家—同志家庭的未竟之路》展覽,邀請大家一同了解同志成家會遭遇的難題。

不只是「異男忘」—《十七歲的你我》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太一樣,對於戲劇的同感度也會不太一樣。之前看的泰劇《我的阿弟》,莫—弟CP從第一集就開始撒糖,完全不需要焦慮「對方是不是也是」、「貿然告白會不會『被出櫃』」之類的問題,對於「零零後世代」或許是理所當然,對於其他世代卻有些脫離現實。這次看的泰劇《十七歲的你我》,因為加入了「異男忘」的要素,反倒在某些方面更貼近其他世代的生命故事。

跨越禁忌與差異的同性之愛—《我的阿弟》

幾天前的耶誕節,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基於不同的理由,紛紛團聚進行宗教活動或交換禮物儀式,充滿了愛與歡樂的氣息。然而,一個多月前的公投綁選舉日,台灣多數民意則表達了《民法》婚姻應限於一男一女、同性2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之權益應以《民法》婚姻以外形式加以保障,另外也表達了反對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同志教育的意見,讓同志社群以及性別平權、婚姻平權支持者傷透了心。

宗教介入性別,藝術介入宗教—《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

司法院去年5月以釋字第748號解釋:現行民法不讓同性成立永久結合關係,違背了憲法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平等權的意旨,有關機關應於2年內完成法律修定;如果逾期未完成,同性就可以依照現行民法辦理結婚登記。這號解釋固然使婚姻平權支持者歡聲雷動,但同時也引來以基督教特定派系為首的宗教社群,打算以「反同公投」綁今年底大選的方式,進行反撲動員,讓任何人都可以平等適用民法的百分百婚姻平權,增添不可知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