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動記憶、歷史與日常—《為了明天的進行式》

台北當代藝術館自9月4日至11月7日推出《為了明天的進行式》展覽,由〈尚未到來的世界〉、〈動態圖層〉、〈女性團結:跨境.相遇〉3個小展共構而成。其中,〈尚未到來的世界〉有鑑於人們往往選擇性忽略資訊,活在自我的心理安全區中,讓共感式多元無法實現,因而展出多位藝術家作品,擾動觀眾的記憶、歷史與日常,期使多元世界能在明天真正到來。

「被妖精調包的人」回來了——《卡特拉之謎》

有一種驚悚,不是活屍朝你撲咬過來,而是失聯或死亡已久的親友,甚至是另一個你自己,活生生出現在面前。冰島劇集《卡特拉之謎》(Katla, 2021)以冰島南方的維克小鎮為背景,描繪了火山灰與大雪漫天飛舞的惡劣天候中,不同角色們面對逝去親友再次回歸等詭異的非日常現象,所引發的種種心理情緒與行為反應,也促使觀眾反思面對異質他者的應有態度。

你決定,要去99樓了嗎?—《天橋上的魔術師》

我們的生活如商場一般嘈雜多音,但又如火車一般,有節奏地持續向前運行,直到雜音逐漸擴大為難以忍受的噪音,終於讓深陷其中的人們,面臨決斷的時刻。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以魔術師穿針引線,帶領觀眾走讀1980年代中華商場兒童、青少年與上一代的日常生活,也目擊到體系逐漸失衡,角色們終於做出決斷的時刻。

讓我們穿透虛擬,迎向真世界!—《Y世代:人造知覺—詹嘉華個展》

人類生活風景,僅僅在過去十幾年間,就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例如:搭捷運的時候,人們不再只是閉目養神,而是幾乎每個人都在盯著手機螢幕,或者閱讀,或者書寫上傳社群網站;又如:美術館真人導覽變化為無線電導覽,又逐漸變化為手機APP導覽、LINE好友導覽。在這種數位化與訊息化的生活環境下,人們的注意力逐漸從「自然而然的現實」移往人造的虛擬現實,人們「真實的身體感知」也逐漸被虛擬感知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