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大陸流行語進入台灣?

現今台灣年輕人喜愛使用「閨蜜」、「網紅」等大陸流行語,網路媒體READr因而進行調查與訪問,呈現為〈中國流行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窺見年輕人網路用語趨勢〉,也引發盧郁佳跟進寫作〈中國流行語滲透台灣,電視的失敗剝奪了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認同〉。兩篇文章對於上述現象,各有不同解讀,也提出不同對應之道。

用腳走出來的台灣認同—《認同:走入台灣的山林生態與歷史文化》

當有沒有台灣認同成為政客之間彼此攻訐的方式,進而造成人民之間激烈的二元對立時,也許更值得探討的議題是何謂真實的台灣認同,以及如何達成這種台灣認同。2021台灣文博會夜間專場「相信之夜—臺灣的六種方法論」,首場以《認同:走入台灣的山林生態與歷史文化》為題,邀請淦克萍、龔卓軍擔任講者,為聽眾展示了台灣認同的另類山林取徑。

一個勇於探索未知的年代與階層—《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與差異他者遭遇的結果,可以是封閉自我,甚至攻擊對方,也可以是文化交流,進而拓展各方內涵。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即是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出發,藉由荷使出行覲見大清皇帝旅程的敘事角度,以及故宮與荷蘭、日本、台灣相關合作單位的館藏,呈現出一個東西方彼此探索、互為影響的時代風貌。

用不斷變體的歷史,成為異質的台灣人—《歷史變體》

選舉將近,挑動敏感神經的各種老政治,經由政治人物的言行,再度華麗登場。起底過去的立場、把外交轉內銷、激發二元對立、誘使民眾各歸其位等招數,固然很老掉牙,但如果只需要動動嘴巴,就可以讓敵對再次浮現,就表示台灣的國族主義問題,從來沒有獲得真正的解決。

冷戰看似不在,卻又無所不在——《非戰之戰——張乾琦個展》

《非戰之戰——張乾琦個展》是有關冷戰的錄像、攝影與裝置藝術展。透過訪談自己的母親,將訪談影像與冷戰期間的歷史畫面並列,張乾琦剪輯而成15分40秒的單頻道錄像新作《非戰之戰》(2017)。上述錄像再佐以3幅攝影作品、1組關於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45年所寫《你與原子彈》文本的聲音裝置,展覽整體展演了對台灣人而言,冷戰的影響其實是看似不在,卻又無所不在。

在忠烈祠成為台灣人——《曹良賓:想像之所》

《曹良賓:想像之所》是有關台灣各地忠烈祠的攝影與文物個展。透過實地拍攝忠烈祠近年環境與遊客的影像,並與忠烈祠或其日本神社前身的老照片並置,再佐以有關忠烈祠/神社的書籍、文獻、郵票等文物,曹良賓為我們展示了忠烈祠/神社對台灣人而言,在國族建構上所扮演的想像本質,並試圖對台灣人的主體性指出另一種更基進的想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