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搜查!基隆眷村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蛛絲馬跡

  根據維基百科「臺灣眷村列表」條目,基隆眷村共有17個。

  其中,以暖暖區最多,計有7個(影劇六村、海光一村、東暖新村、惠明新村、康樂新村、復山新村、中漁新村);信義區次之,計有5個(港平新村、港安新村、建國新村、海軍義仁新村、復興新村);中正區再次之,計有2個(陸軍建實新村、漁師新村〈又稱義袍新村〉);七堵、中山、仁愛區最少,各只有1個(一德新村、高遠新村、光華國宅)。

  這麼多的基隆眷村,必然發生過許多故事,也一定與基隆在地人文與自然碰撞交會出許多火花。基於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入口網站,目標是逐步累積各種台灣文化的內容,並開放民眾利用與共創協作,那就讓我們一起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浩瀚資料裡,搜查基隆眷村的蛛絲馬跡吧!

  來到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可以在最上方看到4個鮮明的圖文標誌:「找素材」、「看故事」、「去創作」和「逛展覽」。其中,除了「去創作」是網站會員創作台灣文化素材和故事的地方之外,「找素材」、「看故事」和「逛展覽」,都是網友可以搜尋資訊的地方,也是我們尋覓基隆眷村蛛絲馬跡的位置。

  首先,我們點入「逛展覽」,結果沒有任何有關基隆眷村的線上展覽。其次,我們點入「看故事」,以「基隆眷村」,再以「基隆」和「眷村」,又以前述維基百科所列17個基隆眷村的名字為關鍵字搜尋,結果也都沒有任何有關的故事。感覺有點不妙啊。

  最後,我們點入「找素材」,以「基隆眷村」為關鍵字搜尋,終於找到1筆〈一家三代是空軍〉;再以「基隆」和「眷村」為關鍵字搜尋,更找到〈李善〉等106筆素材;又以17個基隆眷村的名字為關鍵字搜尋,還找到〈陋園〉等39筆素材。這樣的話,素材總共146筆,應該很豐富了吧。

  但一筆一筆仔細閱讀之後,雖然發現以「基隆眷村」為關鍵字搜尋到的〈一家三代是空軍〉,確實與基隆的復山新村有關,卻發現以「基隆」和「眷村」為關鍵字搜尋到的106筆素材,絕大多數僅提及在基隆上岸,而後轉進其他縣市工作或居住,只有〈新祥和山莊〉稍與基隆的眷村有關。

  而以17個基隆眷村的名字為關鍵字搜尋到的39筆素材,大多數指涉其他縣市的同名眷村,或屬於重複的搜尋結果。只有〈「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海報〉提及影劇六村,〈高遠新村港務局局長官舍(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官舍)〉等3筆提及高遠新村,〈基隆市政府與軍方合建的光華國宅,一日上午舉行落成〉等5筆提及光華國宅,〈陋園〉等3筆提及建國新村。

  於是,我們在國家文化記憶庫裡,總共搜查到14個基隆眷村的蛛絲馬跡,彙整如下。

  一、〈一家三代是空軍〉作為影片素材,片中敘事者仝長春說明自己出生在基隆復山新村。而根據「榮民文化網」所登載〈眷改的重要課題:『眷村遷建有效改善榮民生活』〉一文,1998年3月15日基隆市政府與國防部協調以地易地改建老舊眷村後,基隆眷戶陸續遷入仁愛區新建的光華國宅;至於復山新村原址,則由市府整地撥交基隆高中,成為現今的運動場。

  二、〈新祥和山莊〉作為照片素材,其詮釋文字敘述:「祥和山莊不止設在高雄左營,在基隆的暖暖和新北的中和也都有設置。……」不過,山莊的本質是海軍退役單身榮民宿舍,與可以結婚生子成家的眷村,還是有一段差距。

  三、〈「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海報〉作為圖像素材,其詮釋文字敘述了「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活動,包含相聲瓦舍—影劇六村(馮翊綱、宋少卿)。而不管是相聲瓦舍有關劇目,還是馮翊綱的文字作品《二馬中元:影劇六村有鬼》、《影劇六村活見鬼》,其中的影劇六村雖是創造出來的虛幻世界,但也提供了另類的參照角度,讓我們重新理解基隆真實的影劇六村。

  四、〈高遠新村港務局局長官舍(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官舍)〉作為照片素材,其詮釋文字敘述了日治時期,日人因應建築基隆港之需求,修建「築港出張所官舍」供職員寄宿;戰後,房舍撥為基隆港務局員工宿舍,並更名為高遠新村。就此而言,高遠新村的本質是公務員的宿舍,與軍人、軍眷生活的眷村,還是有一段差距。

  至於〈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建港紀念碑(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等2筆照片素材,其詮釋文字均僅提及該紀念碑位於高遠新村附近。

  五、〈基隆市政府與軍方合建的光華國宅,一日上午舉行落成〉、〈獨立總統候選人宋楚瑜二十二日到基隆市光華國宅造勢〉、〈軍眷住宅〉、〈國民住宅〉、〈李登輝底片資料輯集—民國八十四年一月〉等5筆均為照片素材,其中4筆呈現了宋楚瑜曾經三次訪問光華國宅,分別是國宅動土時、落成時,以及他競選總統時;另1筆則呈現了李登輝也曾經訪問光華國宅。

  六、〈陋園〉、〈顏氏家族及其姻親〉、〈顏國年全家〉等3筆照片素材,其詮釋文字敘述了「木村御殿」由木村久太郎建築於日治時期,地點在今基隆市信義區信二路一帶(建國新村、光隆商職一帶);1918年,基隆顏家買下並更名為「陋園」。這些素材因而說明了建國新村與陋園的地理承繼關係。

  綜觀前述搜查結果,可以發現基隆眷村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資料十分有限,不僅沒有線上策展、故事,而且素材也只有14筆。

  其原因可以從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資料來源來談。既然該記憶庫資料來源是中央許多重要博物館與典藏機關的數位素材、各縣市政府與民間單位的在地知識、全民的自發創作書寫,那麼基隆眷村的素材稀缺,就顯示上述所有中央地方機關、民間單位,乃至於在地民眾,都很少在關注基隆眷村,沒有策略化、系統化地搜集、典藏、累積知識,因而無法呈現出基隆眷村的豐富樣貌。

  雖然如此,前述搜查結果中,〈一家三代是空軍〉所提拉三輪車的貧窮眷村少年,為獲同情與更多報酬,到基隆酒家載下班的小姐,可以看出籬笆內外另類的碰撞交流;相聲瓦舍或馮翊綱有關影劇六村的幻想作品,提供了另類的參照角度,讓我們重新理解真實的影劇六村。此外,各搜查結果都為我們畫出基隆眷村的輪廓,成為我們日後以其他資料庫搜查基隆眷村的基礎。

  因此,本次大搜查,還算是小有收穫!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