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要怎樣?—《穿越—正義:科技@潛殖》

正當全聯中元節廣告主角肖似陳文成而引發熱議,再度讓轉型正義成為話題之際,台北當代藝術館基於台灣在30年前左右開始解嚴,許多國家也在那時民主化並進行轉型正義,然而卻無法保障各種身份的人平等共享社會價值與經濟資源,反而在資本主義全球化及科技化下,加劇權力與貧富差距的懸殊,因而策劃了《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展覽,企圖討論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並思考如何朝向更深化及更多元化的轉型正義邁進。

「沒有永恆」作為一種「永恆」—《終身保固—家電羅曼史》

《終身保固—家電羅曼史》透過聚集多位藝術家,展出他們以各式媒材創作而成的八件裝置或錄像作品,另再展出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收藏的四件二十世紀古早家電,嘗試探討家電對於現代人的影響為何,而上述影響涉及了什麼樣的普遍幻象建構,還有我們要如何面對上述幻象。

兒童、體制、攝錄像——橫浪修《1000 Children》與曾御欽《有誰聽見了?》

相較於成人或青少年,兒童的社會化程度較低,遇到任何來自外界的刺激,情感表現都會很直接,而且也會很明顯。另外,相對於成人或青少年可能讓觀眾產生其他的感官刺激,兒童因為天真無邪、白紙一張的形象,也比較能讓觀眾專心體會藝術創作的原始意念。因此,有些攝影師或錄像藝術家特別喜歡以兒童為拍攝對象,並進行相關的藝術創作。

冷戰看似不在,卻又無所不在——《非戰之戰——張乾琦個展》

《非戰之戰——張乾琦個展》是有關冷戰的錄像、攝影與裝置藝術展。透過訪談自己的母親,將訪談影像與冷戰期間的歷史畫面並列,張乾琦剪輯而成15分40秒的單頻道錄像新作《非戰之戰》(2017)。上述錄像再佐以3幅攝影作品、1組關於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45年所寫《你與原子彈》文本的聲音裝置,展覽整體展演了對台灣人而言,冷戰的影響其實是看似不在,卻又無所不在。

我即是風景——《還原—土地之歌》

王郁雯的《大風吹》、李翎的《後遺症》、饒愛琴的《標記‧放線》、陳若軒的《Day 214 – Day 222》、林琳的《結繩記事系列-我家山上有座游泳池、海上飄來的白色惡靈》,探討的是資本家、漢人群體在滿足自我慾望的同時,除了傷害自然環境與原住民群體,也受困其中,失去健康、自由與自我的事實。至於林瑞玉的《自然的小孩》、劉曉蕙的《有河氏》,則進而在困境中,看到找回自我的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