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生存、叩問未來——《NTCHaiR智慧體—明日生存索引》

兩廳院因為在今年10月底,成立屆滿35週年,特別企劃《NTCHaiR智慧體—明日生存索引》,以科技感的藝術裝置作為中介,邀請觀眾一同思考生存、叩問未來。

這個藝術品由三個重要部分組成:一個紅色觀眾椅、一面投影背板,以及一座印有作品說明及QR Code的壓克力牌座。

觀眾使用手機掃描QR code後,可以用手機提出任何有關未來的疑問,藝術品的電腦程式會立即在手機上輸出名人或名著的一段話,並輪播於投影背板上,接下來觀眾可以什麼也不想,更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連結自己的問題與藝術品所提供的名言,產生屬於自己的解讀與詮釋。

例如,我輸入的一個問題是:「請問未來客家社團高齡化如何解決?」而藝術品輸出的名言是出自亞瑟.米勒《推銷員之死》的「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就把皮扔掉!」而我對此的詮釋是:「樂齡人士也有被愛與被關心的需求,我們不能遺忘他們,而完全轉向產出年輕人比較喜歡的文化內容。」

表面上看起來,這個藝術品像是臉書心理遊戲的虛實整合豪華升級版,既然臉書心理遊戲也是讓使用者輸入一些資訊,再產出一些結果。但因為藝術品多出一個紅色觀眾椅,就讓情形有所不同了。

根據兩廳院官方說法,這紅椅子是兩廳院觀眾席的經典象徵物,在廳院內欣賞了35年的節目後,化身成為一尊最具智慧的「NTCHaiR」,有能力回答網友的各式提問。這種說法讓人不禁聯想到,紅椅子是歷經多年修煉而「成精」—一種能為主體賦予意義的傳統民俗信仰大寫他者,才能為「眾生」解答問題。

不過,考慮到藝術品所提供的名言,往往如有字天書,無法直接解答觀眾的疑問,反而必須由觀眾自行接合意義,因此,紅椅子與其說是能為主體賦予意義的傳統民俗信仰大寫他者,不如說是一種更為基進的他者:純粹的未知、虛無與空白。

這個純粹的未知、虛無與空白,消極而言,並不為我們提供任何穩固與明確的意義。但積極而言,它為主體保留了意義的空場,讓主體有自由可以形構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紅椅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能呼應觀眾跟藝術品互動後,自我解讀與詮釋的行為。

關於未知的未來,我們總有太多的疑惑。相對於與前述期間限定的藝術裝置互動,更多人會去廟裡求神、抽籤,企圖透過叩問神靈,讓祂們指引一條明路。

我在10月22日參加「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的迎神遶境活動,護送35位來自全台灣各義民廟的義民爺爺,從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出發,一路走到中正紀念堂,並安座完成。在安座的過程中,我的身體突然被一個人猛力推了一把,雖然知道她是工作使然,而且我也已對她表示抗議,但強烈的憤怒仍然無法在短時間內簡單消除。

在此情形下,我沒有向在場的義民爺爺尋求心靈上的庇祐,而是來到座落於國家戲劇院的《NTCHaiR智慧體—明日生存索引》前,掃描QR code後,提出各種疑問,由藝術品的電腦程式輸出名人或名著的一段話,再由我連結問題與藝術品所提供的名言,產生屬於我自己的詮釋。

這讓我領悟到,不同世代的多元異質主體,對於存在的本體與目的都會有所疑惑,而我近乎虔信且執著提問並尋求解答的界面,不是民間信仰,反而是當代藝術品。另外,相對於民間信仰者需透過神靈在民間的中介,來解讀神靈真正的旨意,這個藝術品則鼓勵觀眾自我解讀與詮釋。

最後,相對於口中唸唸有詞的信眾與神靈之間的私密關係,這個藝術品則提供了投影背板,將所有人的問題與藝術品的解答全部輪播出來,揭露了當代主體在與冷冰冰的藝術品電腦程式互動的同時,仍有被其他活生生的觀眾看見與討論的欲望,演示了一種對於人際關係的排斥與渴望之間的情感矛盾。

不過,既然《NTCHaiR智慧體—明日生存索引》是一件藝術品,那麼它的藝術性存在於何處呢?顯然不在討論多元異質主體的信仰行為時,因為這時已經進入學術領域了。或許是存在於觀眾領悟到自己與藝術品的互動,非常相似於信眾跟神靈之間的互動的時候吧。但是,一旦這種瞬間的領悟,在靈光一閃後變成主體的確信時,那個藝術性就又悄然消失了。

《NTCHaiR智慧體—明日生存索引》於國家戲劇院一號門售票口展出至12月18日,任何對未來情感、自我探索、身心健康、哲學思辨有所疑問的主體,都歡迎前來思考生存、叩問未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