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攝影vs藝術」到「攝影=藝術」—《攝影藝術簡史》

鄭意萱的著作《攝影藝術簡史》,透過簡淺明白的文字書寫與插入歷史上各式攝影作品,並以時間為順序,從1839年的第一張相片,敘述到21世紀各式媒材混合、數位與新科技加入的攝影藝術現況,可說是一本精簡扼要的攝影藝術史手冊,相當適合想要迅速鳥瞰攝影史的讀者閱讀。然而,這本書除了按照時序講述攝影歷史外,還有一個在各章節字裡行間不斷出沒的幽靈,值得我們把它抓出來細細研究一番。

美學是什麼?—《美學的意義:關於美的十種表現與體驗》

即使我們不是設計師或藝術家,我們的嘴巴裡或生活周遭,一樣充斥著帶有「美」或「美學」的詞彙;例如:「健美」、「耽美」、「美體小舖」、「中華民國美學」、「前衛美學」、「攝影美學」……。然而話說回來,美的定義是什麼?美學又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呢?

兒童、體制、攝錄像——橫浪修《1000 Children》與曾御欽《有誰聽見了?》

相較於成人或青少年,兒童的社會化程度較低,遇到任何來自外界的刺激,情感表現都會很直接,而且也會很明顯。另外,相對於成人或青少年可能讓觀眾產生其他的感官刺激,兒童因為天真無邪、白紙一張的形象,也比較能讓觀眾專心體會藝術創作的原始意念。因此,有些攝影師或錄像藝術家特別喜歡以兒童為拍攝對象,並進行相關的藝術創作。

「神明」作為一種更新自我主體性的方法——《神明計畫:人—神—現代社會》

《神明計畫:人—神—現代社會》是兩位生活在台灣的法國藝術家—卡佑民(Kayoumin)和包德納(Bernard Bordenave)的攝影合展。透過在不同展間依序展出前者色彩鮮豔而抽象的14幅負片觀念攝影作品,再展出後者到宮廟實地拍攝的14幅正片紀實攝影作品,並且以說明文字將兩者作品兩兩配對賦予主題,本展呈現了法國藝術家企圖探討台灣人神關係在現代性的影響下,呈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現實主義攝影是毒藥,也是良藥——《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

郭力昕繼《書寫攝影》(1998)、《再寫攝影》(2013)後,於今(2018)年2月集結其散見於各大學術期刊的5篇長篇論文,再次出版攝影批評新書《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整體而言,這本書的5篇文章,乃是藉由引介相關理論或歷史脈絡,檢討台灣自1980年代中後期迄今30餘年的代表攝影案例,一方面警告現實主義攝影可能反噬我們的主體性,另一方面也提出其仍可能為我們帶來政治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