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走出來的台灣認同—《認同:走入台灣的山林生態與歷史文化》

當有沒有台灣認同成為政客之間彼此攻訐的方式,進而造成人民之間激烈的二元對立時,也許更值得探討的議題是何謂真實的台灣認同,以及如何達成這種台灣認同。2021台灣文博會夜間專場「相信之夜—臺灣的六種方法論」,首場以《認同:走入台灣的山林生態與歷史文化》為題,邀請淦克萍、龔卓軍擔任講者,為聽眾展示了台灣認同的另類山林取徑。

基隆天使的高度詮釋—《Keelung Way》2021春季號:基隆的天使視角

天使與惡魔常被拿來對比,前者象徵善良,後者代表邪惡。基隆市文化局全新嘗試的季刊《Keelung Way》,在2021年春季號以「基隆的天使視角」為題,試圖超越上述老生常談,重新以「高度」詮釋何謂基隆的天使視界。

你決定,要去99樓了嗎?—《天橋上的魔術師》

我們的生活如商場一般嘈雜多音,但又如火車一般,有節奏地持續向前運行,直到雜音逐漸擴大為難以忍受的噪音,終於讓深陷其中的人們,面臨決斷的時刻。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以魔術師穿針引線,帶領觀眾走讀1980年代中華商場兒童、青少年與上一代的日常生活,也目擊到體系逐漸失衡,角色們終於做出決斷的時刻。

打從心裡,暖暖的,你比自己更重要—《暖暖區眷村發展》

梁靜茹有一首歌叫〈暖暖〉,歌詞「其實你很好,你自己卻不知道」,既是心疼對方的低調與自信心不高,也是願意陪在對方身邊溫暖而堅定的心情。星火燎原工作室與過港社區發展協會就像梁靜茹,透過出版《暖暖區眷村發展》(2017),在描繪暖暖眷村遲暮美好之餘,也向眷村年事已高的長輩們,表達不移的陪伴之情。